冰球竞赛时间及地点公布!1月激战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冰球馆

发布人:球迷网 信息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jrs赛事网 人气:

冰球历史起源_冰球比赛规则_女子冰球比赛规则

项目名称:冰球

竞赛时间:1月15~16、18~19、21、23~29日

竞赛地点: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冰球馆

金牌总数:2

冰球球迷网,又称冰上曲棍球,是一项在冰球场上由两队选手借助滑冰动作展开的竞技运动,其特点是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与迅猛速度。参赛者的主要任务是击入对方球门或球网,而他们所使用的冰球,是一种小巧且坚硬的橡胶制成的圆形球体。在欧洲、美国以及加拿大,这项运动颇受欢迎;其中,最为知名的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的NHL,即国家冰球联盟。

项目历史

冰球这项运动在19世纪中期诞生于加拿大。进入20世纪初期,它已演变为加拿大的一项普及性全民体育活动。1858年,这项运动传播到了欧洲。1875年3月3日,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维多利亚冰场见证了首次正式冰球比赛的举行。在此之前的比赛中,采用的是九人制。到了1912年,加拿大国家冰球协会率先推出了六人制打法,这一规则至今仍被国际冰联所采用。

男子冰球在1920年正式成为奥运赛事的一部分,而那一届的冰球比赛后来被认定为了首届世界冰球锦标赛。至于女子冰球,它是在1998年成为冬奥会竞赛项目的。

竞赛规则

每支足球队可以注册23名球员,其中包含3名门将(女子足球队最多可注册18名球员,其中3名为门将)。在比赛中,每队最多有6名球员在场。整场比赛时长为60分钟,分为三节,每节之间休息15分钟。比赛以进球数多的一方获胜,若双方比分相同,则需进行加时赛,采用“金球制胜”规则。冰球场尺寸为长60米,宽30米,周围设有高度在1.15至1.22米之间的界墙。球门尺寸为1.22米高,1.83米宽。比赛场地以一条红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等同的部分。此外,两条蓝色界线进一步将场地划分为三个区域,其中中央为中立地带,两侧则为进攻或防守区域。而红色圆弧区域则是用于重新开球的指定区域。

越位行为指的是,当一名进攻球员在队友和足球之前踏入对方半场进攻区域时,将被判定为越位。

冰球比赛规则_女子冰球比赛规则_冰球历史起源

当球越过对方球门线,便成为死球状态,此时应在死球方守区内部,距离该方最后射球点最近的位置进行争球。然而,若球直接射入球门,则应判定为有效进球。

比赛一旦需要重启,双方队员需站在争球点对峙,裁判将球抛掷于他们之间。

在男子冰球比赛中,运动员间可以进行适度的身体碰撞,而在女子冰球比赛中,则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。这种差异构成了男女冰球比赛规则中唯一的区别。

根据运动员犯规行为的严重性,裁判将决定给予犯规者2至10分钟的停赛惩罚,且违规者需自觉前往受罚席接受相应处罚。

在比赛中,非法冲撞、肘击以及横杆推阻等违规行为频繁出现,这些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。

冰球竞赛的规则相当宽松,鉴于其迅猛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,冲撞现象频繁发生,甚至在NHL的赛事中,球员之间可以一对一地交手;然而,球员们仍需遵循某些基本准则:不得用球杆击打他人、用杆刃刺伤、用杆柄猛击、用横杆推搡、用杆勾挂、抱住或绊倒对手、用膝或肘撞击、踢人、侮辱或干扰对方、干扰裁判等不当行为。除此之外,还禁止用手抓取球、故意移动球门、故意将球射出界外、场上人数超出规定、使用高杆击球、抛扔球杆等,违规者将根据犯规的严重性和性质,分别受到小罚、队小罚、大罚、纪律处分、取消比赛资格、罚任意球等不同形式的处罚。

冰球比赛中的“打架”文化

2014年9月,亚洲冰球联赛一场赛事中,中国龙队与韩国High1队相遇。我国19岁年轻球员张铖在遭遇对方恶意犯规后,决定与对方进行一对一较量,将其按倒在地,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击打。最终,中国队以4比3的比分击败了High1队。有趣的是,这次冲突整个过程都进行得“相当顺利”,而且两位“主要人物”都没有受到处罚被逐出场地,这主要是因为在冰球比赛中,一对一的打斗是“合法”的行为!

实际上,在冰球赛事中,斗殴现象屡见不鲜;美国NHL的球星布加德兄弟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斗殴训练班。从这个现象中,我们可以看出,在冰球这项运动中,斗殴行为已然演变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“文化”。

冰球运动为何常伴有斗殴现象?首先,冰球比赛中的速度极快,频繁的身体碰撞使得摩擦和斗殴的风险大大提升。再者,与篮球、足球、橄榄球等运动不同,冰球中的斗殴行为不仅被官方接受,还得到了球员和球迷的默认。若比赛场面过于平和,观众们甚至会对此表示不满。实际上,不论是对外界广为人知的NHL,抑或是俄罗斯的联赛,亦或是加拿大的联赛,它们都共同拥有着这样的悠久传统。

鉴于冰球运动中普遍认可的“暴力”特性,由此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球员角色,即每个队伍中都配备有专门负责斗殴的队员,他们被称作“执行者”或“行刑人”,其使命在于击败对手,捍卫队友的安全。

为了提升比赛的观赏效果,冰球比赛中的执法裁判有意识地选择了对斗殴行为予以默认。自两位球员自开赛之初便展开“目光接触”,达成单挑共识,进而激烈交手,战况愈发激烈,裁判却并未介入,只是在一旁静观“拳赛”的发展,同时还不时制止其他队员的“干预”行为,直至其中一人倒地不起,裁判方才上前将双方分开,这场合法的斗殴这才画上句号,两位拳击手随后各自重新装备好护具。自然,事后裁判仍旧需要露面,象征性地给予处罚,然而此时观众们已尽享视觉盛宴,便可以安心地坐下,继续观看比赛。